上個星期剛剛好爆護了,碼字了一天,文章肯定對你有幫助~
雖然很多釣友都在慨嘆魚難釣,難釣是難釣,但是該釣還得釣,總不能把花了很多銀子買回來的魚竿魚線魚鉤,放在家里睡大覺吧?你不釣他不釣魚兒豈不是要餓死了?
魚鉤不下水,永遠沒機會,瞅準了好機會,就干一票!
筆記重點1:看溫度
雖然冬天到了,但是天氣變化無常。前天25℃,昨天15℃,明天又是20℃,這使得我們野釣鯽魚變得非常困難。但是無論溫度怎樣變化,我們只釣降溫不釣升,鯽魚怕熱不怕冷,大冬天冰天雪地的也能釣著大板鯽,夏天為什么釣不到大板鯽?就是大板鯽怕熱。所以我們只釣降溫的時候,不釣升溫的時候,這樣就大大減少空軍做龜神的概率了。降溫的時候我們盡量釣草洞,朝陽(向著有陽光)背風(風從后背吹來)的地方,釣深水。當然一切都是相對而言,如果長間的低溫,有小幅度的溫度回升,如一周之內(nèi)最高溫度-5℃,然后升到最高溫度0℃這樣的小幅度升溫,魚兒就會出來活動,覓食,這就是我們垂釣的好機會。
筆記重點:2:看風向
一年四季除了滴水成冰的深冬外,都要選擇有風的天氣出釣。秋冬季節(jié)野釣鯽魚也是如此,有風魚好釣,無風釣不到。有風水底含氧量高,溶氧高,魚兒在水底呆著舒服,魚舒服了它就肚子餓得快,它一餓就要覓食了,我們就能釣著它。適合野釣鯽魚的風以北風為最佳,依次是東北風,西北風。本人認為南向的風魚就比較難釣。如東南風西南風。有風魚好釣,但是風太大了也不行,以2~4級為佳,風太大了一是觀漂看漂困難,二是風大浪大,風浪過大魚兒容易受驚,不易釣著魚。新手比較多看兩次,簡單來說就是要有風。
雨天作釣別有一番情趣,小雨淅淅瀝瀝下著在水面畫起一個又一個的圓圈,微風輕拂,吸一口清新的空氣,垂釣在小河邊,靜觀星漂點動,陶醉在山水之間,忘憂忘愁!大風大雨趁早回家,晚了就變成落湯雞了,風大雨大魚兒怕怕,魚兒害怕就草里躲藏,你說你還釣個啥?這就是細雨微風盡情釣,大風大雨睡大覺!
筆記重點3:選釣位
秋冬季野釣鯽魚除了要掌握好天氣變化外,還有就是要尋找到藏魚的地方,這就是說打窩的技巧。同樣的天氣,同一條河,別人有魚釣,你釣不著,別人釣十幾斤,你釣十來條。這就是選位問題,你選擇的位置沒魚,所以你釣不著魚,他選擇的位置魚多,當然就釣得多了。選擇打窩位置無非是草洞,回灣,橋樁,倒樹。但是這些地方往往都是被別人釣爛的地方,還有魚等著你去釣嗎?大都數(shù)釣友都喜歡釣現(xiàn)成的釣位,懶得去開新的釣位。我釣魚就喜歡釣別人不釣的地方,別人看不上的地方。天天有人釣的地方能釣著魚嗎?有也不多,一個窩子里的魚越釣越少,重新匯聚需要一定的時間,也許三兩天,也許一周,也許一個月。我釣魚愛找一些小河,別人看不上,電工網(wǎng)工瞧不起的地方,沒人釣沒人電的地方才有大板鯽。小橋旁有稀稀拉拉幾根蘆葦,很多人看不上,這就是我的最愛。河中間有一片蘆葦,蒲草,用長柄割草刀稍微清理下就是一個絕佳釣位。我隨身攜帶一把長柄割草刀用來開劈新的釣位。沒有割草刀的就只能望草興嘆了。
筆記重點4:釣技
秋冬釣魚要多多注意,隨著氣溫逐步下降,魚兒的活性慢慢的減弱,我們垂釣是要多加逗釣,可以采取拖逗,挑逗,提逗相結(jié)合的誘逗方式。從窩子的中心呈扇形向外圍逗釣。拖逗是從窩子的中心向窩子的四周輕輕拖動魚鉤,以一分鐘1次的節(jié)奏,幅度拖逗。挑逗是輕提魚竿使魚鉤離開窩子中心,或挑離水底5~10公分,然后迅速放下魚鉤,從而來提高魚兒的注意力,提逗就是把魚竿向上提起,浮漂全部露出水面10公分左右,懸停不動,保持30秒左右,然后在輕輕下沉魚鉤致水底,同樣的以一分鐘1次的幅度提逗。無論哪一種逗釣方式都是為了吸引魚兒的注意力,從而提搞上魚率。很多釣魚人,上魚餌甩桿出去后就不管,這樣是不對的,除非你釣的是巨物(10幾斤的大魚這個方法就不適用)。
筆記重點5:魚餌
秋冬季釣魚紅蟲蚯蚓是大家的最愛,在使用紅蟲垂釣時要注意觀察紅蟲的顏色,如果紅蟲沒有顏色了,就要及時更換新鮮的紅蟲,使魚兒能更快的發(fā)現(xiàn)蟲餌用,以提高上魚率。同樣的用蚯蚓作釣時,一旦發(fā)現(xiàn)蚯蚓不怎么蠕動,就要及時更換新的蚯蚓。活動的蚯蚓更加吸引魚兒的注意力。
商品餌用老三樣也可以
如果覺得老三樣不好用,可以根據(jù)天氣溫度,水溫不低于15度,用紅蟲鯽+4號鯽(1:1比例),低15度用紅蟲鯽+4號鯽+6號鯽(1:0.5:1)
冬季天氣中午跟早晚溫差交換頻繁,釣友們野外垂釣要注意及時添加衣物。遠離高壓線注意垂釣安全!隨時帶走餌料包裝袋,蚯蚓盒,保持垂釣環(huán)境的潔凈!另外一個是,能吃多少就帶回去多少,其余應(yīng)該放流,這樣下次就會叫它家族的人過來跟你聚餐的了,哈哈~